江苏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开!挂钩比例有变,是涨了还是跌了?

2025年江苏省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详解:惠及1158万退休人员的“稳中求进”

7月25日,江苏省人社厅发布了备受瞩目的2025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,全省1158万退休人员将自7月起陆续收到1至7月份的补发养老金。此次调整,以“稳”字当头,在国家整体调控目标下,力求兼顾公平与效率,其最大特点可概括为“两降两持平”:定额调整和高龄倾斜政策维持不变,而挂钩调整部分的工龄单价和养老金比例则大幅下降,成为全国调整力度最为保守的省份之一。 这背后,是江苏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,力图在有限的资源下,最大限度地保障低收入退休人员利益的精细化考量。

一、精准发力:多维度保障退休人员利益

1. 定额调整:31元“保底”,守护低收入群体

无论缴费年限长短,亦或养老金高低,每位退休人员每月均增加31元定额补贴。这项政策已连续三年保持不变,在全国多数省份下调定额调整标准的大环境下,江苏坚持这一“保底”措施,有效保障了2000元以下低收入退休人员的利益。以南京环卫工人老张为例,每月养老金2800元,仅定额调整部分就占到总涨幅的65%,充分体现了政策的普惠性。

2. 挂钩调整:工龄单价及比例双双“腰斩”,体现国家调控

工龄挂钩部分采用阶梯计价,但单价较2024年大幅下调:15年及以下工龄每年0.8元(2024年为1.7元);16-25年工龄每年0.9元(2024年为1.8元);26年以上工龄每年1.1元(2024年为2元)。若计算后增加额不足12元,则按12元发放。同时,养老金水平挂钩比例也从2024年的0.4%锐减至0.2%,为目前全国已公布方案中的最低比例。无锡陈阿姨,养老金4500元,今年挂钩部分仅增9元,远低于去年的18元。这一调整,直接体现了国家对2025年养老金总体涨幅控制在2%目标的响应。

江苏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开!挂钩比例有变,是涨了还是跌了?

3. 高龄倾斜:70岁以上老人额外补贴,体现社会关怀

对2024年底前满70周岁的退休人员,额外增发高龄补贴:70-74周岁每月21元;75-79周岁每月29元;80周岁以上每月39元。该标准连续三年未作调整,淮安一位百岁老人陈奶奶,仅凭高龄补贴就能每月多领39元。

展开全文

4. 企业军转干部:托底至当地平均水平,体现公平原则

安置到地方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,若调整后养老金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(2025年约4350元),将直接补足差额。苏州市退休军官老周,原养老金4100元,本次调整后自动补至4350元,确保了军转干部养老金待遇的公平性。

二、案例分析:不同人群养老金增幅

为了更直观地展现此次调整方案对不同人群的影响,我们列举三个典型案例:

案例1(低收入短工龄):张大爷,65岁,养老金2000元,工龄10年。每月增加:定额31元 工龄保底12元 养老金挂钩4元 = 47元/月(涨幅2.35%)

案例2(中等收入长工龄):李师傅,72岁,养老金3600元,工龄29年。每月增加:定额31元 工龄(15×0.8 10×0.9 4×1.1=25.4元) 养老金挂钩7.2元 高龄21元 = 84.6元/月(涨幅2.35%)

江苏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开!挂钩比例有变,是涨了还是跌了?

案例3(高收入高龄):王奶奶,80岁,养老金6000元,工龄35年。每月增加:定额31元 工龄(15×0.8 10×0.9 10×1.1=35元) 养老金挂钩12元 高龄39元 = 117元/月(涨幅1.95%)

三、补发及查询方式

补发金额包含1-7月差额及活期利息(约0.01%),具体到账时间如下:

苏南地区(苏州/无锡):7月31日前已发放完毕

苏中地区(扬州/泰州):8月15日前到账

苏北地区(连云港/宿迁):8月31日前到账

查询方式:

1. 手机端:“江苏智慧人社”APP

2. 线下网点:社保经办窗口或合作银行

3. 电话咨询:12333热线

四、政策背景及横向对比

国家要求2025年养老金总体涨幅控制在2%,并向低收入群体倾斜。江苏通过降低挂钩调整比例(工龄单价降幅超40%,养老金比例降幅50%),将更多资金用于保底和高龄补贴,确保2800元以下养老金人群涨幅超过2.5%。

与其他省份相比:

定额调整:31元(高于浙江31元,低于安徽35元)

养老金挂钩比例:0.2%(全国最低,广东为0.86%)

高龄补贴:最高39元(低于上海80岁老人的35元,但上海无75-79岁档)

五、过渡性养老金补发

2025年江苏同步推进过渡性养老金重算补发,补发比例达70%。 需在2026年6月30日前持《职工养老保险手册》至户籍地社保局办理。

江苏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开!挂钩比例有变,是涨了还是跌了?

总而言之,2025年江苏省养老金调整方案在国家政策框架下,以稳妥务实的态度,兼顾整体调控和低收入群体保障,体现了政府对退休人员的关怀与责任。

评论